互动交流
- 通榆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三年攻坚作战方案
通榆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三年攻坚作战方案(征求意见稿)
饮用水安全关系我县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集中力量整治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确保水质达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预防为主、规范建设、落实责任、依法监管原则,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各项措施,建立健全我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水平,确保我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规范建设。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为核心,科学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通过划界立标、隔离防护等措施,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建立水源地保护监管的长效机制,实现水源地水质安全。
2.一地一策,一抓到底。严格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保护措施、一抓到底”的原则,严控污染排放,严防环境风险,严管环境违法行为,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县直相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的政策措施,组织、协调、推动作战方案落到实处。各乡镇(场)、要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保护措施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并组织落实。
3.落实责任,依法监管。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压紧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压紧压实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谁所有谁保护,谁审批谁把关、谁污染谁治理”的行业管理责任和企业治理责任,形成权责一致的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坚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实现对水源地保护的有效监管。
(三)行动目标
以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核心,按照水质稳定达标、管理规范化要求,通过实施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大水源地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或优于三类标准要求,到2020年,农村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1.完成通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含备用水源地)区划工作。2019年年底前,完成通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划界立标,建设隔离防护设施,确保具备风险防控及应急能力。(县住建局牵头,县卫计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开通镇等参与。)
2.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要求,每年6月底前完成通榆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状况评估,全面分析水源地水质状况和管理状况等,提出水源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县环保局牵头,县水利局、县卫计局、县住建局等参与)
3.完成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按照《通榆县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清单》要求,2020年12月底前,完成通榆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县住建局牵头,县环保局、县卫计局、县国土局、开通镇等参与。)
(二)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
1.依法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通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制定环境整治方案并实施综合整治。(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国土局、开通镇等参与。)
2.严防地下水水源地污染。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修复工作。开展地下水水源地周边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畜禽养殖场等防渗设施情况调查,排查潜在污染隐患,明确整改要求,按规定建设防渗设施。2018年年底前,通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加油站地下油罐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县环保局、县商务局、县水利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1.加强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按照省统一要求,2025年底前,县级城市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县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卫计局、县规划办等参与。)
(四)加强乡镇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1.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在2018年度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以供水人口多、环境敏感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掌握其水质、环境管理状况和变化趋势。(县环保局牵头,县水利局、县国土局、县卫计局、县住建局、各乡镇(场)等参与。)
2.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科学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并在保护范围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要求和村民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日供水1000吨或服务人口10000人以上的水源地保护区划工作,全面完成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县环保局牵头,县水利局、县国土局、县卫计局、县住建局等参与,各乡镇(场)负责落实。)
3.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标志及隔离设施的管理维护。(县环保局牵头,县水利局、县国土局、县卫计局、县住建局等参与,各乡镇(场)负责落实。)
4.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水源地周边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综合防治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县创建办、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县卫计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场)负责落实。)
(五)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应急能力建设
1.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内的环境风险排查,重点对可能影响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等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排查,明确环境安全隐患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实行动态管理。对环境风险高、整治难度大的饮用水水源地,确定替代水源。(县环保局牵头,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参与,各乡镇(场)负责落实)
2.加快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完成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工作,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完善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技术储备、物资储备和应急防护工程设施建设。(县住建局牵头,县环保局、县水利局等参与。)
3.加快落实交通运输风险防范措施。2018年底前,全面排查穿越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的已建及新建公路、铁路、桥梁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县交通局牵头、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环保局等参与。)
(六)提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监管能力
1.全过程监管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县直相关部门及供水单位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2018年起,通榆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信息都要按季度向社会公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卫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监测制度。组织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定期监测,至少每年监测一次。一个乡(镇)抽取2-4个监测点,每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监测频次,加快实现区域水质监测和检测全覆盖。(县环保局牵头,县卫计局参与。)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实施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县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听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作战方案实施情况,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县环保局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相关部门加强行业指导,合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乡镇(场)、各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对照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落实属地责任,制定并严格落实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分类管理,确保立查立改、边查边改,逐一销号。
积极谋划和推进项目建设。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在2018年12月底前,抓紧谋划饮用水安全保障项目,对解决所辖区域的水源地水质改善、管网、水厂和居民饮用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项目化,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项目储备库,分阶段“谋划一批、实施一批”,尽快组织启动实施。
(二)资金保障
要统筹现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类资金,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饮用水源地攻坚行动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充分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导政策性银行和社会资本参与攻坚行动。
(三)强化考核
县政府将围绕饮用水安全的总体要求,对各乡镇(场)、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出现专项行动中工作推进不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的问题,采取通报批评、挂牌督办等措施,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通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1日
|
发表留言
网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