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电话:0436-4222396
  • 电子邮箱:TYSTHJFJ@163.com
  • 邮编:137200
  • 地址:通榆县生态大街与敬业路交汇处1888号
政务公开

吉林通榆新发C风电场工程

发布时间: 2019-05-13   收藏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吉林通榆新发C风电场工程 

建设单位 

通榆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刘洋 

联系人 

邱慧鹤 

通讯地址 

吉林省(自治区、直辖市)通榆(县) 

联系电话 

15886191999 

传 真 

  

邮政编码 

137200 

建设地点 

吉林省通榆市新发乡 

(场址中心坐标北纬 44.675977、东经122.402458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D4414/风力发电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231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54900 

总投资 

(万元) 

36001.6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44.6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96%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20.4 

1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吉林通榆新发C风电场工程 

(2)建设单位:通榆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地点:吉林省通榆县新发乡,风场距离通榆县约69公里。位于北纬 44.675977、东经122.402458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概述:本次C风电场工程永久占地10231m2,临时占地240700m2。风机及箱变采用点式征地形式,风电场永久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用地(不含永久基本农田)及未利用地。 

风机所在地周围环境敏感点概述 

本次风电场区东、西、南、北均有农田和村庄相间分布,周围敏感点与风机最近距离如下:东北六合屯窝堡(1户,为牧民,季节性养殖,现无人居住C15号风机最近距离1420m,西南侧三井子3)距C12风机最近距离1200m,北侧团结二队窝堡1户,为牧民,季节性养殖,现无人居住)距C6号风机最近距离505m,西侧郎家买卖窝棚2)距C16风机最近距离1980m,西北侧前太平山窝堡1户,为牧民,季节性养殖,现无人居住)距C17风机最近距离2410m,东北侧团结四队窝堡1户,为牧民,季节性养殖,现无人居住)距C17风机最近距离790m 

(5)项目总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为36001.60万元人民币,其中企业自筹20%,其余80%的投资按银行贷款。 

本项目单位千瓦投资为6704.722/千瓦。本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2.87%,投资回收期为7.57年。 

2、工程组成 

本项目建设风电机组基础、箱变基础、输电线路、站内道路等。具体项目组成情况如表1所示: 

1  本项目组成情况一览表 

名称 

工程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风电机组基础 

安装单机容量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20台,其中1台限发2MW,共计 49.5MW 

  

箱变基础 

配套 20台单台容量 2.75MVA 箱变 

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箱式变电站均布置在距离风机塔筒中心不大于 20m 的位置。 

辅助工程 

风场厂区电气工程 

风力发电机组2.5MW 0.69kV  19 

风力发电机组2.0MW 0.69kV  1 

美式箱式变电站 2750kVA  35kV/0.69kV  20  

  

集电线路 

建设19.0 km单回架空集电线路,5.0km双回架空集电线路 

风场内采用2回单回路集电线路形式,出风场后采用同塔双回架设线路,每回路连接10台风机。本工程采用以架空线路为主,个别地区采用直埋电缆的集电线路方式,架空线路地面基础,跨树段集电线路采用高塔跨树设计。铁塔数量约111座,每座占地面积24-26m2 

电缆敷设 

1.6km 电缆线路 

采用直埋敷设,电缆埋置深度为1.0m(电缆外皮至地面)。敷设时要铺垫和覆盖黄沙,垫层和覆盖层均不小于150mm,电缆在电缆沟内排列时,电缆外皮间的净距离不小于250mm。为防止人为挖土时损伤电缆,电缆的黄沙覆盖层上应铺一层保护盖板,地面上并应设置混凝土标桩,以予警示。 

光缆 

35.0km 光缆线路 

将风电20台风电机组分成2组,每组用一根光缆将风机互连后接至220kV升压站集控中心。通过2条光缆对20台风机实施监控,本工程光缆主要是用架空方式敷设,即与35kV架空线路同杆塔架设,部分区段即光缆从电杆上引下后与风机内控制箱连接段为直埋敷设,本工程监控光缆采用24芯单模光缆。架空光缆16.0km,地埋2.0km 

储运工程 

运输主干线 

国道302、县道X111通过风电场,交通非常便利,工程设备运输、进场方便。 

依托现有,无需建设 

场内道路 

风电场进场公路由风电场县级公路引接,需修建进场公路及场内道路进场公路初拟公路路基宽6.5米,碎石路面。场内道路从风电场管理区引至风力发电机组群附近,便于施工、检修及巡视,采用宽为4.5 米的山皮石简易路。总长为22km 

道路用地全部为临时用地,均为租用。 

公用工程 

供水 

依托B风电场生活区一眼深水井,井深120m,流量为20m3/h。在深水井处建一深井泵房,分别向生活消防泵房内生活水箱8m3和消防水池供水 

依托 

排水 

依托B风电场生活区内100m3防渗污水储池 

依托 

供热 

项目冬季采暖为电采暖。 

  

供电 

由本项目自行供给。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设施 

依托B风电场升压站区西建设座容积100m³生活污水防渗储池 

依托 

固废处理设施 

生活垃圾、危废间依托B风电场生活区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采用垃圾箱收集,危险废物暂存于升压站区生产楼1楼北侧20m2危废间内 

依托 

风险防范措施 

依托升压站内事故油池(地埋式)一座容积为30m³。 

依托 

总事故油池内铺设直径为5018净卵石,厚度≥300毫米。贮油坑底板及侧壁采用钢筋混凝土,高出地面0.2米,12水泥砂浆抹面。贮油坑底板下铺中粗砂垫层600按规程取单台变压器用油量的60%设计 

注:升压站辐射部分建设及220kV输出线路不包括在本项目工程内容之中,同期建设,另行环评。 

3、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吉林通榆新发C风电场装机容量49.5MW,安装单机容量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20台,其中1台限发2MW,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配套安装单台容量2.75MVA的箱式变压器20台。 

吉林通榆新发B风电场工程(以下简称B风电场)及本期C风电场同期建设一座220/35kV升压变电站(另行环评,同期建设),供BC两个风电场共用。本期仅对风电场风机建设进行评价。 

4工程占地 

(1)临时占地 

8   本工程临时占地数量及类型 

用途 

总面积(m2 

备注 

占地类型 

场内临时施工道路 

165000 

22000m  

租用地20 

农用地(不含永久基本农田)及未利用地 

吊装场地 

60000 

50×30m220 个 

电缆、光缆 

4320 

电缆1600长,1.2;地埋光缆2000长。1.2m 

施工营地 

7000 

  

集电线路 

6300 

  

合计 

240700 

  

(2)永久占地  

11   本工程永久用地情况表 

用途 

总面积(m2 

备注 

占地类型 

风机基础 

6800 

20 台风机,每台占地340m2 

未利用地 

箱变基础 

520 

20风机,每个占地26×20m2 

集电线路 

2911 

架空线路长约24.0km,地面基础主要为铁塔,约111 

合计 

1023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施工期 

施工扬尘 

施工场界浓度0.246~3.744mg/m3 

施工场界浓度0.246~3.744mg/m3 

施工机械的燃油 

废气 

少量 

少量 

 

 

 

 

施工期 

机械清洗、混凝土调制产生的施工废水 

少量 

全部回用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NH3-N 

320mg/L 

200mg/L 

220mg/L 

30mg/L 

0.3932t/a 

0.2458t/a0.2703t/a0.0369t/a 

排入施工期室外临时旱厕,定期清淘外运做肥料,厕所底部做严密防渗措施,雨季采取覆盖措施 

运营期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NH3-N 

320mg/L 

200mg/L 

220mg/L 

30mg/L 

0.0374t/a 

0.0234t/a0.0257t/a 

0.0035t/a 

依托B风电场防渗污水储池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土石方总量 

202840m3/a 

无弃土 

建筑垃圾 

256.4t/a 

256.4t/a 

生活垃圾 

9.6t/a 

9.6t/a 

运营期 

生活垃圾 

1.46t/a 

依托B风电场垃圾箱 

箱式变压器维修 

废油 

1.8t/a 

1.8t/a 

噪声 

施工期 

装载机、吊车等设备噪声 

7585dB(A) 

场界达标 

运营期 

风电机组运行 

控制站人员活动、机械运行 

6878dB(A) 

场界达标 

其他 

/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所在区域占地主要为农用地(不含永久基本农田)及未利用地建设期需将少量地表植被清除对地表造成一定扰动项目建成后针对临时用地采取生态恢复从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起尘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详见生态评价专章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施工期 

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NOXTSPCO 

自然散失 

浓度较轻 

扬尘 

TSP 

洒水抑尘 

TSP1.0mg/m3 

 

 

 

 

施工期 

生活污水 

CODBOD5SS和氨氮 

排放至室外防渗漏旱厕,定期清淘外运做肥料 

对环境影响较小 

 

 

 

生活污水 

CODBOD5SS和氨氮 

依托B风电场防渗储池,装入罐车,运送至通榆县污水处理厂 

对环境影响较小 

 

 

 

 

 

 

 

开挖土方 

土石 

回填无弃土 

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8599-2001)及20136月的修改单要求。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分类、集中收集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理 

 

 

 

办公、食堂等 

生活垃圾 

依托B风电场垃圾箱 

箱式变压器 

变压器维修废油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中相关标准及其修改单。 

 

 

施工期 

施工及运输设施等 

噪声 

消声、减振措施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运营期 

风电机组 

噪声 

风电机组周边300m范围内不得再新建村庄及迁入居民。 

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1类标准。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见生态评价专章。 

 

    项目可行性和选址合理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构成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项目为风力发电目,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中限制类、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因此,项目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 

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其中提出利用大型综合 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 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工程建设运行。加快完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市场 竞争力。2020 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 2.1 亿千瓦以上。 

本项目充分利用吉林省白城通榆县丰富的风力资源,建设总装机容量为49.5MW的风力发电场,属国家大力支持范围内的项目,符合我国和吉林省现行的能源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分析 

(1)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中指出“超前谋划水电、核电发展,适度加大开工规模,稳步推进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本项目为风能发电项目,符合该目标,即符合该规划。 

(2)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白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符合性 

《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清洁能源建设是一个重要内容。在“生态经济区域划分”中,白城市属于西部草原湿地保护与绿色产业生态经济区,“利用西部风能丰富和日照时间长的优势,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不仅是该地区重点发展的项目,同时清洁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也属于优先发展的项目计划。本项目利用白城市通榆县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项目,符合白城市生态省建设规划。 

(3)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 

    目前,通榆县生态保护红线尚未划定完成,根据吉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项目区不属于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不在向海自然保护区内,不是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不属于重要的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且通榆县自然资源局已出具意见(见附件),因此,从目前看项目基本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待通榆县生态保护红线正式批复后,若存在矛盾,应进行及时调整。 

3、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根据通榆县气象站的多年测风数据,以及有关企业在吉林、内蒙边界 四县一区开展的大范围测风工作的结果显示,新发乡一带风能品质较好,是吉林省西部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风向稳定,风能资源较丰富,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适宜建设风电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加快发展风力电力,既符合国家“多能互补”的能源政策,同时也是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通榆县新发建风电场,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对于改善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根据《吉林省能源局关于补充公示“十二五”以来吉林省风电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吉能新能【2019012号),本项目已被纳入核准风电项目规划。 

经以上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4、环境影响可接受性分析 

由环境影响分析可知,项目污染主要表现为施工期噪声和扬尘,运营期生活污水及噪声。施工期选择低噪声设备、采取洒水作业,运营期生活污水依托B风电场室外防渗储池,装入罐车,运送至通榆县污水处理厂,风力发电机选用隔音防震型,变速齿轮箱为减噪型,叶片用减速叶片,风机箱变选用低噪声设备,从设备选型上尽量降低风场运行噪声。在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各类污染物均可达标,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未改变其环境的使用功能。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风能资源丰富,清洁生产水平先进,产生污染物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均可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 

    结论与建议

1、项目概况 

项目C风电场拟定安装20台单机容量2.5MW 风力发电机组,其中1台限发2MW,装机容量为49.5MW。永久占地10231m2,临时占地240700m2。风机及箱变采用点式征地形式,风电场永久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用地(不含永久基本农田)及未利用地 

本项目总投资为36001.60万元,环保投资344.65万元,占总投资的0.96% 

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上网电量为130812.17kw·h。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恢复;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符合白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 

2、污染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施工期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少量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场内建防渗旱厕用来收集生活污水等,不会对地表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SS,不含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亦不会造成影响。 

施工生活垃圾严禁随意堆放,统一收集后,及时清运至垃圾场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可降到最低。 

施工期噪声将干扰当地常见鸟类的栖息环境,使其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因此,施工期可能会造成风电场区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下降,但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施工噪声对鸟类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其栖息、活动区的转移,不会造成伤害性影响,尽管风电场内常见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下降了,但从大区域来说,鸟类种类和数量不会有太大变化。 

施工临时占地将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将在施工期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以补偿生态损失,可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本区域不是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及活动地,因此,珍稀野生动物出现的几率极低,区内小型动物主要有鼠、兔等哺乳动物,且小型动物也很少出现。因此,工程施工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会引起大区域内的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2)营运期 

营运期无废气污染问题;生活污水排入依托B风电场内室外防渗储池,装入罐车,运送至通榆县污水处理厂,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营运期距风电机组昼间100m以外,夜间250m外噪声值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1类标准要求,由于拟建风电机组周围300m无居民生活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因此,本项目运营期不会产生噪声影响;营运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主要为场区植被恢复及绿化方式进行生态补偿的措施,可确保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的评价结果可知,本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破坏地表植被,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会造成区域部分生物量损失,但对整体的影响不大,施工期和植被恢复期间将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土壤侵蚀量,但项目建成后,将及时采取植被恢复等生态补偿措施,以保证区域植被生物量等不会减少;区域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施工期噪声及风机运行噪声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小,本项目建设对当地农业收入影响较小。风电场建成后,可为区域增添了色彩,构成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可将风场区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 

受的范围内。 

本项目运行后,如果风电场区能够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种植灌草,恢复植被,不仅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起到以点代面,示范推广的作用,使风电场区及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 

建议 

(1)建设单位应加强环境管理,切实贯彻报告表提出污染治理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杜绝事故排放的发生。 

(2)建设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在未通过项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竣工验收前,不得投产。 

(3)待通榆县生态保护红线正式批复后,若存在矛盾,应进行及时调整。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1、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生态影响主要产生于工程占地,本项目风力发电机组、箱变基础、输电线路、升压站基础等,占地类型为农用地(不含永久基本农田)及未利用地。其次是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原有的表土层受到破坏,土壤松动,或者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及填方过程中形成的土堆不能及时清理,遇大风会产生风蚀。 

①土地平整、挖掘和填埋过程中将占用周围土地、破坏区域植被,形成临时和永久性占地,从而扰动生态系统中原有平衡,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植被的破坏,以及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③施工过程中弃置的表土、固体废物及土石等建筑垃圾的临时性占地,会影响堆放地的土壤性质,若处置不当可能引起土壤流失和污染。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填挖包括风电机组、箱变基础安装、输电线路及场内道路的修建等工程不仅需要动用土石方而且有大量的施工机械及人员活动。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扰动后地表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土壤的侵蚀及水土流失;施工噪声对当地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栖息环境的影响。 

(1)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性工程占地破坏地表植被该地区植被主要是一些耐干旱的草类生物量很低没有珍稀植物该项目永久占地18420m2,临时占地218200m2 

由于本项目占地地面植被为羊草、旱田,因此本次生态影响评价主要计算草地、旱地的生物量损失比调查草地生物量为0.14t/(hm2·a)、旱地8.8t/(hm2·a)。本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占地造成生物损失量分别详见表31本工程评价区域内总生物量为488.185t/a由此计算得出的工程造成生物量损失占评价区域总生物量比例。 

31   本工程占地造成的生物量损失一览表 

时段 

占地类型 

占地性质 

占地面积 

(m2) 

单位面积生物量(t/hm2·a) 

生物量损失(t/a 

备注 

施工期

草地 

临时 

178065 

0.14 

2.49  

生物量损失占评价区总生物量的0.61% 

旱地 

560 

8.8 

0.49  

运行期 

草地 

永久 

2705 

0.3 

0.08 

生物量损失占评价区总生物量的0.28% 

旱地 

1479 

8.8 

1.30 

  

由表31可知本项目施工期生物损失量占评价区总生物量的0.61%永久占地造成的生物损失量占评价区总生物量的0.28%,由于拟建场区均为耐旱、耐恶劣环境的羊草类,原有生物量较小,没有较珍稀的植物,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物的总体影响并不大。 

(2)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本项目建设占用农用地(不含永久基本农田)及未利用地,减少植被生物量,但是本项目占地区域本身生物量极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改变区域土地生物类型,不会对物种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会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机械噪声和人员活动噪声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工程钻机、电锯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噪声属非连续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多为裸露声源,故其噪声幅射范围及影响相对较大。 

预计在施工期,本区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特别是鸟类,其栖息环境需要相对安静,因此本区的鸟类收到的影响将比较强烈。而本区内无大型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野兔、鼠类等小型动物,且由于施工场地相对于该区域建设基地面积较小,项目的建设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会引起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且施工期较短,影响相对短暂,随着施工的结束这种影响也将消失,野生动物仍有可能返回它们熟悉的栖息环境,因此,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4)工程取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不设取土场,施工场地挖方回填后多余土方用于修筑进场道路路基,挖方时将破坏原地表附着的植被,造成取土地区生物量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挖方将扰动原土层结构,造成土层松动,挖方后将形成大面积剖面,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挖方前应先将表层10cm厚种植熟土推置一旁,集中堆置,表面铺盖防护网,挖方结束后将表层熟土重新铺回取土场表面,选择春、夏季雨后播撒草籽,便于植被尽快恢复。挖方作业占地虽然会破坏地表植被,但挖方后采取复垦措施,恢复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于取土导致的植被破坏。在退化草地挖方后采取绿化等措施,对原有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总之通过落实防护措施,并考虑综合地形等条件进行土地的其他功能利用,挖方方案是可行的。 

本工程挖方用于填方,工程无弃土,故不设弃土场。挖方工程虽会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层结构,但只要采取以上措施就可以把挖方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因此本工程挖方方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不良影响。 

2、营运期生态影响分析 

(1)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所在范围草原大型哺乳动物已不多见,小型动物多为鼠、兔类,但区内仍有一定数量的鸟类分布。预计工程建成后,区内草原哺乳动物数量将会减少,新景观的出现可能会对本区域内鸟类活动产生一定影响。风电场对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电机阻浆叶的运动,二是风电机组的噪声。 

风电场范围内飞行的鸟类可能会碰撞到风机的叶轮、输电线等处。一些体型较大或较重的鸟类、猛禽及一些夜间活动的鸟类易于和风机叶、输电线等发生碰撞,但此类鸟在当地属于不常见的类型,与风机发生碰撞的几率很低;当地常见的鸟大都体型较小,飞行灵活,加上风机等障碍物目标明显,这些鸟很容易看清而避开,所以,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内活动的鸟类影响极小,因此风机运行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不明显。 

对于风电机组的噪声为103dB(A),该噪声对鸟类的影响不大,风电场内距风电机组250m时噪声为43.2dB(A),而风电机组之间的距离,行距为500m,列距为600m,因此风场内噪声经叠加以后不高于45dB(A),这对鸟类的栖息环境不会产生影响,但由于风机机页体积庞大,一般来讲风电场建成后,场内鸟类的数量将有所减少。 

(2)景观的变化 

风电场建成后,20台风机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非常美观、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虽与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但可以反映人与自然结合的完美性,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之场区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植被恢复,种植羊草,将使场区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大大改变原来较脆弱、抗御自然能力差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示范推广的作用,使风场区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将场区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3)风电场建设对区域鸟类途迁影响 

根据中国知网查询文章编号: 1005-7129( 2018) 01-0014-04,发布的题为“向海保护区白鹤春秋迁徙停歇期数量及生境选择”文章,该文章主要摘要为:本文对 2015 年向海保护区境内停歇的白鹤系统科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白鹤在 月下旬途径向海湿地补充体力,栖息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月下旬北飞秋季 月下旬停歇向海湿地,栖息在低湿草甸及农田中,11 月上旬基本离境飞往南方越冬。指出向海保护区作为白鹤重要停歇地所存在的人为干扰严重、鹤类核心区湿地干旱等问题对白鹤的影响,提出加强白鹤栖息地管护、保证向海湿地补水策略。 

根据中国知网查询文章编号: 1005-7129(2010)02-0029-04发布的题为“向海湿地迁徙鸟类的调查分析与保护对策”文章,摘要 :连续 4 a 对向海湿地迁徙鸟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整体生境呈缓慢恢复态势;以 2005年为调查基准年, 2006 年、2007 年、2008 年迁徙鸟类的种类分别增加了 8.6%11.4%10.0 %, 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 87.8%75.5%59.8 %, 迁徙鸟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自然力作用的湿地缺水旱化和人畜活动仍是影响迁徙鸟类生境的 个主要原因。 加强湿地生境保护、开展湿地功能恢复与提高技术的研究、开展迁徙伤病鸟救治、建立多方合作保护体系等是有效对策。 

由以上文献可知,提及的白鹤等鸟类栖息地不在本项目范围之内,以上文章作为附件附在报告后作为参考。 

从鸟类迁徙路线图(附图15,该图来源于2011年已审批的《华能通榆团结C风电场(48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上可以看出,本项目建设区域不是国家重点保护鹤、鹳、鹭等水禽鸟类的迁徙通道。根据实地踏查,评价区内未曾见有鹤、鹳等重点保护水禽出现。风电场所在区域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没有湿地水禽栖息的环境,因此不是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及主要活动地,并且由于项目距向海自然保护区较远(23.28km),因此保护区鸟类到此活动的机率极低,可能出现的仅为游荡的鸟类,在此不会长久停留。本项目风电机组轮毂高度为90m,叶片半径为70m整个风机总高度150m,查证相关资料可知,大型鸟类迁徙飞行高度大于200m,因此本项目风机不会成为鸟类前行中的障碍,不会影响鸟类的正常迁徙。 

    

上一篇: 通榆风力发电厂技术改造项目 下一篇: 吉林通榆新发B风电场工程